人工智能(AI)無疑是近年來的熱門行業,不論是創業項目數量、融資金額,還是融資速度都尤為突出。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的推進,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方向也逐步明晰。北京人工智能專利產業創新中心總經理劉翰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人工智能這樣的科技密集型行業來說,知識產權為其創造價值體現在不同方面。不同規模的企業,知識產權扮演的角色也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專利布局應有全球視野。
知識產權要能創造價值
實踐證明,“專利是科技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在企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如何讓專利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如何讓專利部門從投入部門變成盈利部門,是企業專利管理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劉翰倫自2002年開始從事知識產權工作,在十幾年的從業生涯中,多次代表上市企業與海外廠商進行專利許可談判,作為項目負責人處理跨國專利訴訟,在專利運營、國際專利爭議解決、專利許可談判等方面擁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多年前,“專利運營”這個詞匯還沒有出現時,劉翰倫就開始思考知識產權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嘗試如何盤活專利,發揮專利的最大價值。
2018年,劉翰倫加入北京人工智能專利產業創新中心,致力于用知識產權為人工智能企業創造價值。據了解,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指導下成立的北京人工智能專利產業創新中心,設立了人工智能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搭建了人工智能專利數據庫及專利池,邀請國內人工智能企業加入,希望通過整合人工智能企業力量,形成規模效應來與國際大型專利團體或國際巨頭企業競爭,從而真正實現專利的價值。目前,已有近百家企業加入平臺成為會員。
在劉翰倫看來,不同規模的人工智能企業,知識產權為其帶來的價值也是不同的。他根據現階段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的發展現狀和規模將其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初創企業,大多新創企業都不會安排專人來管理知識產權。“此時如果能得到性價比較高的全球性知識產權服務,對于初創企業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比如知識產權咨詢服務和托管服務,幫助其在初始階段就做好專利申請和布局工作,提前設防應對,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眲⒑矀愓f。
第二類是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比如獨角獸公司、上市公司,他們通常有自己的知識產權部門。此類企業往往面臨著來自海外的專利訴訟、爭議等知識產權問題。劉翰倫表示,此時知識產權對于人工智能企業來說就是保護自身的防護網、解決問題的武器。加入相關的專利池能夠幫助其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潛在的專利訴訟或解決專利糾紛,同時還可以在專利池的幫助下建立起強大的專利保護防御體系,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的技術流通與發展。
第三類是擁有大量人工智能專利儲備,但人工智能不是其主業的專利大戶,比如科研院所等。這時知識產權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通過專利運營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收益。“這些專利大戶的專利如果放到專利池中進行運營活化,那么他們與企業之間作為供需雙方可以直接在平臺上進行專利許可轉讓的對接合作,實現共贏?!眲⒑矀惐硎尽?/p>
專利布局要有國際視野
近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首期《世界知識產權2019年技術趨勢》研究報告稱人工智能將對人類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劉翰倫表示,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焖贁U張,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一定要從創業伊始就放眼全球,不應局限于某個市場,對于其專利布局而言,亦應如此。
“高質量專利是知識產權為人工智能企業創造價值的基礎,而打造高質量專利的關鍵是要有國際化視野。這是人工智能企業走向海外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往往容易被忽視?!眲⒑矀愓劦竭@一點深有感觸。
他發現,很多國內的人工智能企業在初創時期沒有國際化的意識,更沒有海外專利布局的概念。即使有國際化意識,也往往會因為資金不夠等原因停步不前。但是,這些企業在走向海外的過程中,往往都會遇到各種專利問題,有些企業會因此被迫舍棄海外市場。“企業負責人的想法就是要么掙錢,要么省錢。由于知識產權的價值短期內不會體現得特別明顯,所以很多企業負責人選擇先不開展海外專利布局。”劉翰倫坦言,“這是一種認知誤區?,F在不花小錢,將來得花大錢!”全球專利布局需要時間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大部分的企業在決定向海外市場拓展時才開始著手開展專利布局,但是為時已晚。
“在國際化專利布局的過程中,最需要關注的兩點就是你的市場在哪里,你的競爭對手在哪里?!眲⒑矀惤忉?,一般大家都是認為自己的市場在哪里就在哪里布局專利,覺得有專利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創新成果和市場,這是一種認知誤區。專利是排他性的,大部分人認為獲得專利權就能自由地實施專利技術,但是實際上能不能自由實施專利還取決于別人有沒有專利,有什么樣的專利。能夠有效地影響并阻止競爭對手的發展,并能保護自己的創新成果,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專利。“一個重要的專利策略是看競爭對手在哪里,做好防御工作從而間接地保護自己。所謂你的競爭對手在哪里是指你的競爭對手的市場在哪里,生產地在哪里。”劉翰倫說,企業能不能影響或阻止競爭對手開拓市場,取決于在他的市場、他的生產地有沒有做好專利布局。
不久前,一家中國企業在美國被美國公司起訴10件專利侵權,劉翰倫帶領團隊先盤點雙方的專利情況,發現中國企業在中國有大量專利,在美國僅擁有少量(約50件)專利,而美國公司恰恰相反。涉案的10件專利中只有兩件是中國專利。中國企業的市場以中國為主,占其市場總額的九成,只有少量銷到美國?;谏虅湛剂?,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中國市場遠比美國市場更重要。因此應該優先保護好中國市場,再去解決美國市場的問題。
為此,作為中國企業的代理方,劉翰倫認為,首先中國企業先在中國提起對美國公司的中國專利無效宣告請求,成本低,時間短。那么,接下來是應該在中國還是美國提起反訴?劉翰倫表示,對方雖然在美國起訴,但不一定要在美國全力反擊,而是要在對方會痛的地方還擊。中國市場是對方市場的一部分,而且其九成的產品是在中國生產并銷往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所以對對方來說最大的殺傷力就是中國的禁令。于是按照劉翰倫的方案,在美國花最低的成本消極應訴,在中國提起無效和反訴,最終雙方和解。
“知識產權對人工智能企業的重要價值越來越成為行業的共識,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專利布局尤其要有國際化視野?!眲⒑矀惐硎?,國內的人工智能企業必須要有極強的風險意識,使知識產權伴隨企業成長而成長,并不斷為企業創造價值,做好全球專利布局,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